热处理工艺对齿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齿轮的力学性能
提高硬度:通过淬火等热处理工艺,可使齿轮的齿面和心部获得不同的硬度。例如,对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制造的齿轮进行渗碳淬火,齿面硬度可达HRC58-62,而心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,这样既能提高齿面的性和抗胶合能力,又能使齿轮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。
增强强度:热处理能细化晶粒,使齿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加均匀致密,从而提高齿轮的强度。如正火处理可以锻造或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组织缺陷,使齿轮的强度得到程度的提高。对于一些承受重载的齿轮,采用调质处理(淬火+高温回火),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,提高齿轮的抗弯强度和接触强度。
提高韧性:回火是提高齿轮韧性的重要热处理工序。在淬火后进行适当温度的回火,可以淬火内应力,降低材料的脆性,提高齿轮的韧性和冲击吸收功。例如,对于承受冲击载荷较大的齿轮,采用低温回火能在保持较高硬度的同时,提高齿轮的韧性,防止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脆性断裂。
提高齿轮的性和性能
提高性:经渗碳、氮化等化学热处理后,齿轮表面形成一层硬度高、性好的渗层。渗碳后的齿轮,齿面碳含量增加,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,形成高硬度的回火马氏体组织,性显著提高。氮化处理后的齿轮,表面形成硬度更高的氮化物层,不仅性好,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咬合和性能,能提高齿轮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的使用寿命。
提高性能:热处理可以齿轮的内部组织,应力集中,提高齿轮的性能。例如,对齿轮进行喷丸处理,可在齿面形成残余压应力,能抵消一部分工作时齿面产生的拉应力,延缓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,从而提高齿轮的疲劳寿命。
齿轮的加工性能
切削加工性能:对于一些硬度较高的齿轮材料,在加工前进行退火或正火处理,可降低材料的硬度,其切削加工性能,使切削过程更加顺利,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,降低刀具磨损。例如,对于高合金钢齿轮材料,在锻造后进行球化退火,可使材料中的碳化物呈球状分布,降低材料的硬度,便于后续的切削加工。
减小齿轮变形: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控制齿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。例如,采用等温淬火、分级淬火等冷却方式,可减小齿轮在淬火过程中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,从而减小齿轮的变形量,保证齿轮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,减少后续加工的余量,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。